本书目录导读: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崛起:以《子夜》为例》
作者:茅盾
出版社:上海生活书店
出版时间:1933年
《子夜》是茅盾于1933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该书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个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生活和命运,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深刻揭示了左翼文学思潮的崛起。
《子夜》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夜半歌声》、《黎明前的黑暗》和《夜半钟声》。
1、《夜半歌声》
该部分主要描写了吴荪甫在上海的生活,吴荪甫是一个有抱负的资本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族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他面临着种种困境,如政治斗争、经济危机、家庭矛盾等,在这一部分中,茅盾通过吴荪甫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2、《黎明前的黑暗》
该部分主要描写了吴荪甫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在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吴荪甫逐渐觉醒,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他的正义之举却遭到了敌人的打压,在这一部分中,茅盾通过吴荪甫的遭遇,表达了对左翼文学思潮的赞扬。
3、《夜半钟声》
该部分主要描写了吴荪甫在家庭矛盾中的挣扎,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吴荪甫意识到,只有通过改变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一部分中,茅盾通过吴荪甫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左翼文学思潮的信仰。
《子夜》作为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描写吴荪甫的生活和命运,茅盾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深刻揭示了左翼文学思潮的崛起,该书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左翼文学思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