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续修四库全书》299:史部·正史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6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时间跨度长达1362年。
《资治通鉴》以其严谨的史实、详实的记载、精辟的评论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在史学研究、历史教学、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资治通鉴》共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其中纪、志、表为正史,传为别史。
1、纪:纪是全书的核心,以年代为序,记载了各朝各代的重要事件、政治变革、经济文化发展等,纪分为周纪、秦纪、汉纪、三国纪、晋纪、南北朝纪、隋纪、唐纪、五代纪等。
2、志:志是记载各朝各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专门史,志分为天文志、地理志、食货志、刑法志、兵志、艺文志、官制志、选举志、礼乐志等。
3、表:表是记载各朝各代官职、世系、年表、地理、民族、宗教、风俗等方面的简明表格,表分为世系表、年表、地理表、民族表、宗教表、风俗表等。
4、传:传是记载各朝各代名人、英雄、豪杰、文人、武将、忠臣、奸臣等人物的生平事迹,传分为帝王传、臣子传、文士传、武将传、忠臣传、奸臣传等。
《资治通鉴》在编纂过程中,司马光广征博引,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考订和甄别,力求做到真实、客观、全面,书中不仅记载了历史事件,还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公正的评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编年体通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不仅为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智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续修四库全书》299:史部·正史类中,这部伟大的著作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