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周氏医学丛书之《病源候论》卷28-34: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解析》
《周氏医学丛书》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源候论》卷28-34更是该丛书中颇具影响力的篇章,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详细介绍。
作者:周学海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4年
《周氏医学丛书》是清代医学家周学海所著,全书共分为二十卷,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脉学、方剂学、诊断学、治疗学等。《病源候论》卷28-34是该丛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病源候论》卷28-34主要内容包括:
1、卷28:阐述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
2、卷29:介绍了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3、卷30:详细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4、卷31:重点讲解了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5、卷32:介绍了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6、卷33:论述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7、卷34:讲解了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1、卷28:通过阐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揭示了人体健康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病理变化,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卷29:详细介绍了中医诊断方法,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为中医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3、卷30:针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4、卷31:重点讲解了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对于临床医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5、卷32:针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外科医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6、卷33:介绍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有助于提高妇科医生的临床水平。
7、卷34:讲解了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为儿科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周氏医学丛书之《病源候论》卷28-34》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医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