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日记续编 第9册:1969-1971——历史记忆的回响》
《吴宓日记续编 第9册:1969-1971》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吴宓的日记作品之一,由吴宓本人撰写,并由其学生整理出版,该日记记录了吴宓在1969年至1971年间的日常生活、学术思考以及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信息:
作者:吴宓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年
书箱信息:
《吴宓日记续编 第9册:1969-1971》是吴宓日记系列的第九册,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0年出版,吴宓(1894-1978),字雨僧,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高校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介绍:
《吴宓日记续编 第9册:1969-1971》是吴宓日记系列的最后一册,记录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生活和思想,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吴宓的日记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大纲:
1、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影响:吴宓在日记中记录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学术界的影响,包括学校停课、知识分子下放等事件。
2、个人生活的变迁: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吴宓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状态,包括家庭生活、个人情感等。
3、学术思考与反思:吴宓在日记中表达了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术研究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
4、社会变迁的见证:吴宓的日记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见证,记录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
在《吴宓日记续编 第9册:1969-1971》中,吴宓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他不仅关注自己的命运,也关注着周围人的遭遇,在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吴宓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
在1969年11月的一天,吴宓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读《红楼梦》,感慨万千,此书真乃千古奇书,可惜今日之人,已无心思品味其中之妙。”这段话反映了吴宓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吴宓的日记还记录了他与家人、朋友的交往,以及他对社会变迁的观察,这些内容为我们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吴宓日记续编 第9册:1969-1971》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记录了吴宓个人的生活轨迹,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通过阅读这部日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以及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