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九解读:中医经典与现代研究的交融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是一部深入解析《黄帝内经》的学术著作,作者为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本书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首次印刷发行。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巨著,被誉为中医学的源头活水。《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九,是对《素问》的深入解读和阐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作者:张志聪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ISBN:9787530434390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九共分为若干章节,主要内容包括:
1、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
2、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3、病因病机的分析
4、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5、临床案例分析
张志聪在本书中,以《素问》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现代医学知识,对中医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和解读,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如对阴阳五行理论的深入剖析,对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细致探讨,以及对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方法的创新性思考。
卷九的第一章,张志聪对阴阳五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解释和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在分析阴阳五行时,他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的健康与疾病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
第二章中,张志聪详细介绍了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他通过对脏腑经络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第三章则是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张志聪认为病因病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关键,他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剖析,提出了许多治疗疾病的方法和原则。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张志聪在书中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他认为,治疗疾病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为临床案例分析,张志聪通过具体病例的分析,展示了中医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卷九是一部融合了古代医学智慧和现代研究方法的著作,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