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重建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对《资本论》的现代解读与传承
书名:《资本论》
作者:卡尔·马克思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867年,作为一部经济哲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对后世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论》共分为三卷,以下是各卷的大纲概述: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1、资本的本质和形式
2、资本的生产过程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和危机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1、资本流通的形式和特点
2、资本流通中的剩余价值实现
3、资本流通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4、资本流通中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特点
2、资本主义生产的剩余价值规律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演变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未来命运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的核心著作,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而且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传统,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对资本的本质和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马克思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于资本流通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导致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在《资本论》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重建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深入剖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传统,关注现实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资本论》作为一部经济哲学的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