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进一步尖锐——对《资本论》的再思考
作者:卡尔·马克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2年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为三卷,分别于1867年、1885年和1894年出版,本书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剖析的杰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论》共分为三卷,以下是各卷的主要内容: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本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工人的剩余劳动,通过分析商品、货币、资本等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包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资本积累,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进而实现资本的积累,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周期性。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本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剩余价值分配、资本主义地租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会走向灭亡。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总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尖锐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资料仍然被少数资本家占有,这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2、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需要不断积累资本,而资本积累导致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加剧了社会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生产规模,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了生态危机。
4、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进一步尖锐,为后世研究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资本论》的再思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