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深入解析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资本论》中的经济智慧
作者:卡尔·马克思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卷,详细阐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经济学研究和金融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对货币和资本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货币金融理论。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能够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具有以下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2、资本主义货币制度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货币制度是建立在金银货币基础上的,金银货币具有固定价值,可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的流通和信用制度日益发展,金融资本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利息和利润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资本家为使用货币资本而支付给货币所有者的报酬,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进而获得利润。
4、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周期性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货币危机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剩或不足导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失衡引起的,这些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5、货币金融政策的调整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经济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以平衡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
《资本论》中的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货币和金融的本质、职能以及运行规律,这些理论对于理解现代金融体系、分析金融危机以及制定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对于我们把握经济脉搏、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