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第2辑 20:文史通义 史笔与文心》深度解读
《文史通义》
作者:章学诚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年
《文史通义》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为四卷,分别从史、文、经、子四个方面对古代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该书以史为纲,贯穿了作者对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史通义》共分为四卷,以下是各卷的主要内容:
卷一:史部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学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史书的编纂方法,章学诚认为,史学是“国之宝”,具有“经世致用”的实用价值,他强调史家应当具备“史德”、“史识”、“史才”三要素,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史学技艺,为后世留下真实、客观的历史。
卷二:文部
本卷主要探讨了文学的本质、功能以及文学创作的方法,章学诚认为,文学是“史之余”,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性情”的作用,他提倡文学创作要注重“文以载道”,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
卷三:经部
本卷主要论述了经学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经书的编纂方法,章学诚认为,经学是“史之基”,具有“指导人生、教化民众”的作用,他强调经学应当注重“经世致用”,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民福祉,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经学技艺,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卷四:子部
本卷主要论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章学诚认为,诸子百家是“史之余”,具有“启迪智慧、丰富思想”的作用,他提倡诸子百家学说应当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以促进学术繁荣和文化发展。
《文史通义》在史笔与文心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章学诚认为,史笔与文心是相辅相成的,史家在撰写历史时,既要具备严谨的史笔,又要关注文心,使历史具有生动性、感染力,在《文史通义》中,章学诚以丰富的历史实例和深刻的哲理,阐述了史笔与文心的关系,为后世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第2辑 20:文史通义 史笔与文心》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通过对史、文、经、子四个方面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该书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对于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