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传承与创新的中国民俗学研究典范
钟敬文,作为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学术成就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俗学者,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学研究成果。《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作为其学术生涯的精华之作,由中华书局于2010年出版,收录了钟敬文先生数十年来在民俗学领域的经典论文和论述,是研究中国民俗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作者:钟敬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0年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是钟敬文先生数十年来民俗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收录了钟敬文先生的学术论文、讲演稿、序跋等共计60余篇,这些论文涵盖了民俗学的基本理论、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钟敬文先生对中国民俗学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1、民俗学基本理论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中,钟敬文先生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化现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习俗等,钟敬文先生强调,民俗学的研究应注重实地调查,关注民间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2、民间文学
钟敬文先生在《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中对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提出了“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观点,强调民间文学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他还对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民间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3、民间信仰
钟敬文先生在《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中对民间信仰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民间信仰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钟敬文先生对民间信仰的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我们了解民间信仰提供了重要参考。
4、民间艺术
钟敬文先生在《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中对民间艺术进行了全面探讨,他认为,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钟敬文先生对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绘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5、民间习俗
钟敬文先生在《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中对民间习俗进行了系统梳理,他认为,民间习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钟敬文先生对民间节日、民间婚丧、民间祭祀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我们了解民间习俗提供了重要参考。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指明了民俗学研究的方向,在今后的民俗学研究中,我们应继续发扬钟敬文先生的学术精神,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民俗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