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共产主义建设与人在劳动中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资本论》的启示》
作者:卡尔·马克思
出版社:德国弗·梅菲尔出版社
出版时间:1867年
《资本论》是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共分为三卷,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提出了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探讨了人在劳动中的全面发展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在第一卷中,马克思阐述了以下观点:
1、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理论揭示了劳动在商品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2、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其工资,这部分价值被称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3、劳动异化理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和劳动本身相异化,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资本论》第二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在第二卷中,马克思阐述了以下观点:
1、资本积累规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
《资本论》第三卷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在第三卷中,马克思阐述了以下观点:
1、资本主义分配规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收入分配是由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的。
2、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和人在劳动中的全面发展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1、共产主义建设: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高度提高的社会,在共产主义建设中,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阶级差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人在劳动中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强调,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不再是人的异化,而是人的本质体现,人们在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全面能力的劳动者。
《资本论》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著作,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共产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资本论》的精神实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在劳动中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