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越缦堂日记》第31册:历史长河中的个体记忆
《越缦堂日记》第31册,作为清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钱谦益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记录了作者一生的所见所闻,更是研究清代历史、文化、社会的重要文献,以下是关于《越缦堂日记》第31册的详细介绍。
作者:钱谦益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6年
ISBN:978-7-101-00689-5
《越缦堂日记》是钱谦益晚年所著的一部日记体著作,共计32册,从顺治十年(1653年)开始记录,直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结束,第31册作为其中的一册,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日常生活、政治活动以及与友人的交往。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一生经历了明、清两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钱谦益的诗文、书法均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越缦堂日记》第31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日常生活: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饮食、起居、娱乐等方面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2、政治活动: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政治活动,包括上奏折、接待官员、处理政务等,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才能。
3、与友人的交往:记录了作者与当时名士、文人、官员等友人的交往,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4、思想感悟: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思想感悟,包括对人生、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思考。
《越缦堂日记》第31册共分为若干篇,以下列举其中几篇:
1、《上奏折》: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上奏折的情况,包括奏折的内容、目的以及皇帝的批示。
2、《接待官员》: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接待官员的情况,包括官员的身份、职务以及交谈内容。
3、《与友人的交往》: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与友人的交往,包括宴请、游玩、赋诗等。
4、《思想感悟》:记录了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思想感悟,包括对人生、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思考。
《越缦堂日记》第31册作为钱谦益晚年所著的一部日记体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研究清代历史、文化、社会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清代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以及钱谦益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