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深邃探索》
《存在与时间》
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87年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7年,这本书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作,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次彻底批判和重新思考,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试图从存在论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状态,探讨人类存在的本质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形而上学以存在为中心,忽视了存在者(即人类)的存在,他提出“存在论”的概念,强调对存在者存在的关注,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出了以下核心观点:
1、存在论差异: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人)与存在(世界)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人类能够认识世界,从而具有存在的意义。
2、存在论时间:海德格尔强调时间在存在论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时间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与人类的存在紧密相连。
3、本真性与非本真性:海德格尔将人类的存在分为本真性与非本真性两种状态,本真性是指人类直面存在的状态,而非本真性则是指人类逃避存在的状态。
4、死亡与存在: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面对死亡,人类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存在与时间》共分为五个部分:
1、引言:介绍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及其在《存在与时间》中的体现。
2、存在论差异:阐述存在者与存在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人类存在的影响。
3、存在论时间:探讨时间在存在论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如何通过时间认识世界。
4、本真性与非本真性:分析人类存在的两种状态,即本真性与非本真性,并探讨如何实现本真性。
5、死亡与存在:探讨死亡在人类存在中的地位,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面对死亡来认识自己的存在。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巅峰之作,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在当今社会,这本书对于我们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追求本真性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