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茅盾珍档手迹《日记》1963年:揭开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63年,茅盾的珍档手迹《日记》出版,为读者揭开了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
作者:茅盾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63年
《日记》是茅盾在1963年期间所写的一本日记,记录了他当时的思想、情感、生活琐事等,这本日记真实地反映了茅盾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内心世界,对于研究茅盾的思想和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日记》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1、思想篇:记录了茅盾在1963年期间对国家大事、文学创作、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2、情感篇:记录了茅盾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他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3、生活篇:记录了茅盾在1963年期间的生活琐事,包括饮食、娱乐、旅行等。
1、思想篇
在思想篇中,茅盾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民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他还对文学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作家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
2、情感篇
在情感篇中,茅盾展现了他对家人、朋友、同事的真挚情感,他对家人的关爱、对朋友的深情、对同事的关心,无不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茅盾还记录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读者更加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
3、生活篇
在生活篇中,茅盾记录了自己在1963年期间的生活琐事,他关注饮食、娱乐、旅行等方面,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这些记录让读者感受到了茅盾的平易近人,使他更加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日记》1963年作为茅盾的珍档手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文学巨匠内心世界的宝贵资料,通过阅读这本日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茅盾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从而更好地欣赏他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