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法苑珠林》——佛教律学宝库的瑰宝
《法苑珠林》是一部佛教律学的重要著作,被誉为佛教律学的瑰宝,该书由唐代著名僧人法藏编纂,由中华书局于1987年首次出版。
作者:法藏(643-712),唐代著名僧人,俗姓陈,字藏之,江苏吴县人,法藏是唐代佛教律宗的奠基人之一,精通律学,对佛教律典的整理和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7年
《法苑珠林》全书共100卷,分为十篇,每篇又分为若干卷,该书以佛教律典为基础,广泛收录了佛教戒律、戒相、戒法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佛教律学的重要资料。
1、第一篇:序论
- 介绍佛教律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
2、第二篇:戒律总论
- 阐述佛教戒律的基本原则、分类和特点。
3、第三篇:戒相
- 详细介绍佛教戒相的内涵、意义及其在戒律中的作用。
4、第四篇:戒法
- 阐述佛教戒法的制定、实施及其在佛教生活中的作用。
5、第五篇:戒律解释
- 对佛教戒律进行解释,包括戒律的起源、发展、意义等。
6、第六篇:戒律故事
- 通过佛教戒律故事,阐述戒律在佛教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7、第七篇:戒律问答
- 收录佛教戒律问答,解答佛教徒在戒律实践中的疑问。
8、第八篇:戒律异说
- 讨论佛教戒律的异说,分析各种戒律观点的优缺点。
9、第九篇:戒律赞颂
- 赞颂佛教戒律的伟大,强调戒律在佛教生活中的重要性。
10、第十篇:戒律总结
- 总结佛教戒律的核心内容,强调戒律在佛教徒修行中的地位。
《法苑珠林》作为佛教律学的经典之作,具有以下特点:
丰富:全书涵盖了佛教戒律的各个方面,为研究佛教律学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资料。
2、严谨的学术性:法藏在编纂《法苑珠林》时,严谨地考证了佛教戒律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实用性强:该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佛教徒在戒律实践中的疑问提供了明确的解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影响深远:《法苑珠林》自问世以来,对佛教律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研究佛教律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法苑珠林》作为一部佛教律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佛教律学、了解佛教戒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