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探秘《本草纲目》第1卷-2卷:中医药宝典的瑰宝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巨著,由明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该书于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由金陵胡氏刊行,共52卷,是我国古代医药学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本文将重点介绍《本草纲目》第1卷-2卷的内容,以展现这部中医药宝典的魅力。
作者:李时珍
出版社:金陵胡氏
出版时间:1590年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巅峰之作,全书共52卷,分为16部,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4种,书中详细记载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等内容,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卷-2卷主要介绍了药物的起源、采集、加工、炮制等方面的知识,为后世药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下是第1卷-2卷的具体内容:
1、第1卷:序例
该卷主要介绍了《本草纲目》的编写目的、体例、编纂过程等,并对药物的起源、分类、命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第2卷:草部上
该卷主要介绍了草部药物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等,共收录草部药物61种。
1、序例
在序例中,李时珍详细介绍了《本草纲目》的编写目的,即“集古今药物之精华,备民间方药之实用”,他还阐述了《本草纲目》的编纂过程,以及药物分类、命名等方面的原则。
2、草部上
草部上共收录61种草部药物,包括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果实、草本植物根茎等,李时珍对每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记载,为后世药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对于人参,李时珍记载:“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肺、脾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这一记载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本草纲目》第1卷-2卷内容丰富,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阅读这部中医药宝典,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药物学的精髓,为现代药物学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