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明代藩府刻书研究:以《永乐大典》为例的探讨》
书名:《永乐大典》
作者:明代朝廷编纂
出版社:明代朝廷
出版时间:1403年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类书,由明代朝廷编纂,成书于1403年,该书收录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类文献、典籍,共计22937卷,11095册,是我国古代编纂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共分为24部,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艺术、医药、宗教、杂录等,涵盖了当时人类知识领域的各个方面,以下为该书的大纲:
1、经部:包括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佛经、道经等;
2、史部:包括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地理志、职官志等;
3、子部:包括诸子百家、道经、佛经、医学、农学、工艺等;
4、集部: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
5、天文部:包括天文、历法、气象等;
6、地理部:包括地理、地图、山水、园林等;
7、艺术部: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8、医药部:包括医学、药学、养生等;
9、宗教部: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10、杂录部:包括杂家、小说、寓言、神话等。
明代藩府刻书是指明代藩王、王府及其附属机构所刻印的书籍,这些书籍在明代文化、学术、艺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以《永乐大典》为例,探讨明代藩府刻书的研究。
1、明代藩府刻书的特点
明代藩府刻书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宏大:明代藩府刻书规模宏大,有的藩府刻书甚至超过了朝廷刻书;
丰富:藩府刻书内容丰富,涉及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艺术、医药、宗教等各个领域;
(3)质量较高:明代藩府刻书在印刷、装帧、校对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质量;
(4)传承有序:明代藩府刻书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2、《永乐大典》在明代藩府刻书中的地位
《永乐大典》作为明代藩府刻书的代表作,具有以下地位:
(1)编纂规模宏大:《永乐大典》编纂规模宏大,收录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类文献、典籍,成为我国古代编纂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丰富:《永乐大典》内容丰富,涵盖了当时人类知识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3)影响深远:《永乐大典》对后世文化、学术、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千古奇书”。
《永乐大典》作为明代藩府刻书的典范,为我们研究明代藩府刻书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永乐大典》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明代藩府刻书的特点、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