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陶行知《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探寻教育普及之路
作者:陶行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40年
《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于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潜,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诗人,他在教育理论、实践和改革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被誉为“中国平民教育之父”。
《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一书是陶行知先生关于普及教育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在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如何实现普及教育的问题,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他主张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一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普及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在第一章中阐述了普及教育的意义,他认为普及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他强调,普及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第二章:普及教育的可能性
陶行知在第二章中分析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他坚信在国家的努力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普及教育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他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具体措施,包括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推广大众教育等。
第三章:普及教育的途径
在第三章中,陶行知详细介绍了普及教育的途径,他主张教育要贴近实际,注重实践,使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他还强调,普及教育要注重培养民众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四章: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
陶行知在第四章中探讨了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的关系,他认为,普及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基础,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第五章:普及教育的实施
在第五章中,陶行知针对普及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他主张建立普及教育体系,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育管理,使普及教育落到实处。
第六章:普及教育的成果
陶行知在第六章中总结了普及教育的成果,他强调普及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普及教育的展望
在第七章中,陶行知展望了普及教育的未来,他坚信,在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普及教育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普及教育与社会改造》一书是陶行知先生关于普及教育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如何实现普及教育的问题,对推动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今天,我们重温这部著作,仍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