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论》九: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
《读通鉴论》九,是清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所著的一部历史评论著作,章学诚,字实斋,号石渠,浙江绍兴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章学诚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其著作《文史通义》和《读通鉴论》均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书名:《读通鉴论》
作者:章学诚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6年
《读通鉴论》是章学诚在阅读《资治通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历史观和哲学思想,对《资治通鉴》进行深入剖析和评论的著作,全书共九卷,每卷围绕《资治通鉴》中的一段历史进行论述,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见解。
《读通鉴论》的大纲如下:
第一卷:论史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书的性质、作用以及史学家应有的品质,章学诚认为,史书是“国家之镜”,史学家应当具备“公正无私”的品质,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去记录历史。
第二卷:论史官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官的职责、地位以及史官与皇帝的关系,章学诚强调史官应当独立于政治,以史为鉴,为皇帝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卷:论史事
本卷主要论述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历史事件的评价,章学诚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史学家应当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避免主观臆断。
第四卷:论史人
本卷主要论述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性格以及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章学诚强调,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全面、客观,避免以偏概全。
第五卷:论史制
本卷主要论述了历史制度的演变、特点以及历史制度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历史制度的演变有其规律性,史学家应当深入研究历史制度,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六卷:论史论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学家对历史的评论、观点以及史学家之间的争论,章学诚认为,史学家应当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争论,以促进史学的发展。
第七卷:论史志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书的编纂、体例以及史书的评价,章学诚认为,史书的编纂应当严谨、规范,史书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
第八卷:论史论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学家对历史的总结、归纳以及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预测,章学诚认为,史学家应当对历史进行总结,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九卷:论史论
本卷主要论述了史学家对历史的反思、批判以及史学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章学诚认为,史学家应当对历史进行反思,以避免历史的重演。
《读通鉴论》九作为章学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史学功底,更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资治通鉴》的深入解读,章学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认识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