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中朝古代小说比较研究——《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异同探讨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59年
《三国志》
作者:陈寿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2年
《三国演义》是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的艺术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和英雄末路,该书共120回,分为上、中、下三卷,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志》是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详细记载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的历史,该书共65卷,分为本纪、志、表、传四部分,以纪传体为主,以纪为纲,以传为目,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记载。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篇章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异同。
1、章节结构
《三国演义》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全书共120回,分为上、中、下三卷,每一卷都包含了多个故事,如“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等。
《三国志》则以纪传体为主,以纪为纲,以传为目,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记载,全书共65卷,分为本纪、志、表、传四部分,其中本纪主要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志则记载了地理、天文、律历等方面的内容,表则记载了官职、世系等,传则记载了各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2、人物塑造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罗贯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义、孙权的果断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志》则更加注重历史事实的记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对较为客观,陈寿在书中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公正,既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了他们的缺点。
3、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以“忠义”为主题,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弘扬了忠义、仁爱、智慧等传统美德,该书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三国志》则以“史实”为主题,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记载,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篇章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异同,前者以艺术手法展现历史,后者以史实记录历史,两者相互补充,为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小说的特点,以及中朝古代小说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