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奇案:铁面无私断奇冤,智慧之光照千古》
《包公奇案》是一部以北宋名臣包拯为主角,讲述其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的传奇故事的作品,本书作者为我国著名历史小说家、编剧家陈登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首次出版。
陈登科,原名陈德科,1914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他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小说和剧本,包公奇案》是其代表作之一。
《包公奇案》讲述了包拯在任开封府尹期间,运用智慧、勇气和公正,破获了一桩桩奇案,为百姓伸张正义的故事,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具体如下:
1、包拯上任
2、雷震案
3、草市冤案
4、赵王庙案
5、王朝元案
6、贾似道案
7、陈世美案
8、赵构案
9、李师师案
10、包拯升任
在书中,作者陈登科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包拯这位古代清官的形象,他不仅智慧过人,善于推理,而且铁面无私,敢于直言进谏,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正义,不畏权贵,为百姓谋求福祉。
在《包公奇案》中,陈登科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以下是书中部分精彩章节的简介:
1、雷震案:讲述包拯破获一起因雷震而起的冤案,揭露了官场腐败现象。
2、草市冤案:包拯在草市破获一起因官商勾结而起的冤案,为百姓讨回公道。
3、赵王庙案:包拯在赵王庙破获一起因祭祀仪式引起的冤案,揭示出宗教迷信背后的真相。
4、陈世美案:包拯审理陈世美与秦香莲的婚姻纠纷,彰显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5、李师师案:包拯在李师师案件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战术,揭露了幕后黑手。
《包公奇案》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让我们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这部作品已成为我国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