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王叔和脉经卷6-10:中医脉学的瑰宝与传承》
《王叔和脉经》卷6-10,作者:王叔和,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
《王叔和脉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由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所著,该书共分为十卷,卷6-10主要论述了脉学的诊断方法、脉象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等内容。
《王叔和脉经》卷6-10是中医脉学的瑰宝,被誉为“脉学之宗”,王叔和作为唐代著名医学家,对脉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造诣,他在《脉经》中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脉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王叔和脉经》卷6-10共分为六个部分:
1、脉诊总论:介绍了脉诊的基本原则、脉象分类、脉象主病等。
2、脉象变化:详细阐述了脉象的变化规律,包括脉象的强弱、滑涩、浮沉、长短等。
3、脉象主病:分析了各种脉象所对应的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4、脉诊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脉诊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5、脉学理论:阐述了脉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6、脉学传承:介绍了脉学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历代脉学家的研究成果。
1、卷6:脉诊总论
本卷主要介绍了脉诊的基本原则,包括脉诊的部位、时间、体位等,阐述了脉象的分类、脉象主病等内容,为后续的脉诊实践奠定了基础。
2、卷7:脉象变化
本卷详细阐述了脉象的变化规律,包括脉象的强弱、滑涩、浮沉、长短等,通过对脉象变化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提高脉诊的准确性。
3、卷8:脉象主病
本卷分析了各种脉象所对应的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脉象与疾病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中医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脉诊技巧。
4、卷9:脉诊案例
本卷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脉诊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这些案例涉及多种疾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脉诊技巧。
5、卷10:脉学理论
本卷阐述了脉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通过对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读者提高对脉学的认识。
《王叔和脉经》卷6-10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医学著作,它不仅为后世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