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解读古代地理巨著的瑰宝
《太平寰宇记》是唐代地理学家杜佑所著的一部地理巨著,全书共一百九十一卷,本书由唐玄宗李隆基于公元747年下令编纂,历时二十四年完成,本书的出版社为唐代官府,出版时间为公元763年。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实,唐代著名地理学家、政治家,杜佑曾任宰相,官至中书令,一生致力于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在地理学方面,杜佑以《太平寰宇记》闻名于世,被誉为“地理学之祖”。
《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为一百九十一卷,分为天文、地理、人物、物产、风俗、名胜、古迹、艺文、杂录等九个部分,本书以唐代为背景,详细记载了当时我国各地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状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卷四十四为《太平寰宇记》中的地理部分,主要记载了唐代各地的地理状况,以下是卷四十四的部分内容:
1、地理概述
本卷首先对唐代地理进行了概述,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特点,对地形特点的描述尤为详细,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
2、各地地理
本卷详细记载了唐代各地的地理状况,包括州、郡、县、乡等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物产、风俗等,对一些重要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如关中、巴蜀、江南、岭南等地。
3、地理变迁
本卷还记载了唐代地理的变迁,如山脉、河流、湖泊的变迁,行政区划的调整等,这些变迁反映了唐代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地理与经济
本卷还探讨了地理与经济的关系,如地理环境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影响,通过对各地地理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地理著作,它详细记载了唐代各地的地理状况,为后世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本书的编纂,不仅展示了杜佑卓越的地理学成就,也反映了唐代地理学的繁荣。